深夜,某危废厂的监控室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——红外热像仪显示,料坑东南角的垃圾堆温度已升至86.5°C,远超安全阈值。值班员立刻启动应急预案,操控机械爪将高温区域的垃圾抓散。半小时后,温度回落至33.9°C,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蔓延至整个厂区的闷烧事故。
这样的场景正成为垃圾焚烧厂的日常。传统人工巡检难以实时监控数千吨垃圾的温度变化,而红外热像仪通过捕捉热量分布,让隐患无所遁形。

金彩汇料坑垃圾高温红外图 – 红框标记温度异常、

机械爪抓散高温垃圾
看不见的危险:垃圾堆里的“隐形火种”
危废厂的料坑中,厨余垃圾、塑料、纺织品等混杂堆积,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。若局部温度超过80°C,极易引发自燃。2023年行业报告显示,我国危废厂因料坑过热引发的火灾年均超50起,单次损失可达千万元。
传统测温方式存在致命缺陷:
-
人工巡检:手持测温枪只能抽查表面点位,无法覆盖深层高温区。
-
固定传感器金彩汇:易被垃圾覆盖失效,且无法定位具体发热源。
-
响应滞后金彩汇:发现异常时,火势往往已难以控制。
红外热像仪:垃圾堆的“温度CT扫描仪”
杭州灵蜂智能的危废处置高温预警系统金彩汇,通过架设在料坑上方的红外热像仪,每秒扫描数万点位温度,精准定位发热核心:
-
全区域覆盖金彩汇:640×512分辨率红外镜头,识别0.5m²的异常温区。
-
智能报警:
-
温度>65°C时黄色预警,通知人工核查。
-
温度>80°C时红色报警,联动喷淋系统降温。
-
-
数据追溯:生成24小时温度曲线,分析发热规律。

机械爪抓散高温垃圾
金彩汇今年5月,这套系统在浙江某焚烧厂提前6小时预警一处隐藏的电池自燃点。当时表层垃圾温度仅61°C,但红外热像仪透过2米厚的垃圾层,检测到深层温度已达107°C。
从预警到处置:30分钟化解危机
金彩汇发现高温区域只是第一步,关键在于快速干预。灵蜂智能的方案包含三大核心动作:
-
精准定位:将高温区域坐标同步至自动化控制台。
-
机械干预金彩汇:操控抓斗车抓散垃圾堆,加速散热。(如图2所示)
-
辅助降温:自动开启周边喷淋装置,防止复燃。
“以前处理这类隐患需要20人耗时半天,现在1人操作设备30分钟就能解决。”一位危废厂负责人表示。这套系统已帮助全国30余家焚烧厂将火灾事故降低76%。
为什么选择专业级监控方案?
-
极端环境耐受金彩汇:IP68防护等级抵御料坑酸雾腐蚀,60°C高温下持续工作。
-
智能屏蔽干扰:自动过滤焚烧炉辐射高温,专注监测料坑风险。
-
证据链完善金彩汇:报警时自动保存热像图、可见光视频,满足安全监管要求。
立即行动:让隐患降温于未燃时
金彩汇提供:
✅ 免费设备试用
✅ 定制化温度阈值设置培训
金彩汇
✅ 《垃圾发热规律分析报告》生成服务